2023年,61岁的徐康城是一名来自福建农村的普通农民。他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养鸡、打理果树,每天都是天不亮就下地,天黑了才收工。农忙时,徐康城常一顿饭顶一整天,晚上收工回来才端起一大碗饭菜,最喜欢的就是重油重盐的红烧肉,再配上几两白酒解乏。久而久之,他的肚子渐渐鼓了起来,可徐康城总是不以为意,常笑着对村里人说:“咱农村人哪有不喝酒、不吃咸的?”只是近来,他常觉得胸口闷得慌,气透不过来。
6月12日凌晨一点,徐康城在村头小院的昏黄灯光下整理农具,刚把一筐沉甸甸的蔬菜搬进仓库,胸口忽然像被硬物顶住一样紧绷。他猛地停下动作,感觉胸腔里的空气怎么都吸不满,呼吸变得浅而急促,好像肺里只剩下一半的空间。徐康城的额头上立刻渗出细密的汗珠,手里的锄头差点滑落。他本能地弯下腰,试图缓解胸口的压迫,却觉得喉咙发干,连吞咽都变得费力。靠在冰凉的砖墙上,他只觉得心口像堵住了一团火,又像压着沉石,整个人瞬间虚脱。他歇了十几分钟,胸口才慢慢缓过来。
到了8月1日晚上,情况比之前更严重。这天傍晚,徐康城在地里干完活,喝了几口白酒壮胆后回到家中,准备躺下休息。可无论是仰面还是侧身,胸口始终有一股无法言喻的憋闷,仿佛有无形的手牢牢压住心口。徐康城越翻身越难受,呼吸声越来越重,气息带着明显的短促和急切。突然间,一股钝痛猛然袭来,像锋利的钩子勾住了心口,顺着左肩一路拖拽到颈部和下颌。那种疼痛来势汹汹,让他额头上的汗水顷刻间滑落,手脚也开始冰凉。他试图坐起身,却只觉得天旋地转。
随着疼痛的扩散,徐康城的脸色迅速失去了血色,像被抽空了力气,四肢发软得几乎抬不起来。耳边响起轰鸣声,仿佛有人在头顶敲打铁锣,盖过了屋外虫鸣。心跳急促且凌乱,每一下都像要从胸腔里撞出来,呼吸却越来越浅,胸口胀得像要炸开。徐康城赶紧开口呼唤,拼命挤出嘶哑的低声。妻子赶紧冲过来扶他,连忙扶他去了镇上的医院。
在医院的急诊室里,医生第一时间为徐康城做了心电图。纸带缓缓吐出,结果显示:心率78次/分,节律基本规则,但在个别导联可见轻微T波低平,PR间期稍有延长。虽然没有出现典型的心梗或严重心律失常表现,但这样的结果依然提示存在一定的心脏电活动异常。徐康城心里疑惑,明明自己刚才痛得要命,可检查却只显示出“轻微异常”,让他很难接受。
为了进一步排查,医生又安排了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约54mm,射血分数(EF值)为62%,整体收缩功能尚可,但左心房轻度扩大,二尖瓣口可见轻度反流。虽然彩超并未提示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但这些细节让医生心中敲响了警钟。结合徐康城长期劳累、饮食偏重和嗜酒的习惯,心脏负荷加重的迹象已初见端倪。
医生耐心地解释说,虽然暂未发现危及生命的急性病变,但这些检查结果反映出心脏正在承受过大的负担。建议他戒酒、控制盐分和油脂的摄入,保持规律饮食。同时,务必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医生还叮嘱徐康城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并在必要时进一步完善冠脉造影或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免未来发展成严重的心脏病变。
于是出院后,徐康城第一次认真地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不仅把每天必喝的白酒彻底戒掉,饭桌上也不再大鱼大肉,而是自己种的青菜多端上来,少放盐油,偶尔还会蒸条清淡的鱼。不仅如此,徐康城也不再熬夜打理农具,而是天黑后就回屋,洗漱完早点上床休息。妻子见他愿意改,也开始帮着搭配一些粗粮饭。晚饭后,徐康城会顺着村口的小道慢走几圈,望着田埂边的稻穗随风摇曳,心里安静了不少。但谁料想,仅仅一个月后,那股熟悉的胸闷和气短却再次来袭,比之前更突然也更强烈。
9月7日傍晚,徐康城和妻子沿着村道散步。太阳刚落下,田野间的风带着稻谷的香气吹来,他原本觉得很舒服。可走了没几步,胸口却突然一沉,仿佛有人从背后用力勒住,让他瞬间透不过气。徐康城脚步顿时慢了下来,双手下意识捂住胸口,额头很快渗出密密的冷汗。呼吸越来越急促,每一口气都像被堵在喉咙口,怎么也进不到肺里。
徐康城试着张大嘴深呼吸,可吸进的空气反而像针一样刺痛胸腔。紧接着,心脏剧烈跳动,节奏乱得像打鼓般,一下快、一下重,让他全身发麻。徐康城的脸色在几分钟内变得惨白,眼前的景象也逐渐模糊,仿佛天地都在旋转。妻子慌忙扶他坐到田埂边的石头上,他抖着手艰难地吐出:“快…打120……”话音刚落,整个人就瘫倒了下去……
救护车一路疾驰,徐康城被紧急送往县医院。徐康城的额头冷汗直流,胸口还在起伏不定。医生第一时间让护士为他吸氧、补液,同时快速测血压、脉搏。主治医生在查看他面色和病史后,先安排心电图。“我们先看看心脏电活动,有时心肌缺血会表现为特定的波形变化。”医生边操作边解释。几分钟后,纸带缓缓吐出,显示心率在92次/分,整体为窦性心律,但V4、V5导联可见T波轻度倒置,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缺血迹象。
医生指着报告说:“虽然没有典型心梗的特征,但这些细微变化不能忽视,说明心脏确实受过刺激。”徐康城听着,心中五味杂陈,既庆幸不是大问题,又担心背后埋着隐患。为了进一步确认,医生建议立即做心脏彩超,“彩超可以观察心脏泵血功能和瓣膜情况,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存在结构性问题。”徐康城点头同意。超声探头在胸口来回移动,屏幕上出现跳动的心腔影像。检查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5mm,EF值58%,略低于正常;左心房轻度扩大,二尖瓣口有轻度返流。
医生皱着眉解释:“这些结果说明心脏功能已经受到一定影响,泵血效率下降,可能与长期劳累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但目前还不算危急。”妻子在一旁听得紧张,不停追问是否危险,医生安抚道:“暂时没有立即威胁生命的表现,但必须重视。”考虑到患者的症状反复而剧烈,医生又建议完善冠状动脉CT造影。“这是一种无创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是否有堵塞或狭窄,是排查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在家属同意下,检查顺利进行。报告显示:三支主要冠状动脉均通畅,未见明显狭窄或钙化斑块。结果一出,徐康城心里既松口气又疑惑:既然血管没问题,为何胸口还是如此难受?
医生沉思后,补充安排了胸部CT、甲状腺功能和电解质检查,并解释道:“有些胸闷并非单纯心脏病变,还可能与内分泌、肺部或电解质紊乱有关,我们需要排除这些情况。”几个小时后,结果陆续出来,全部显示正常。医生眉头紧锁,叹了口气:“既然常规检查没有明确结论,我们建议住院观察,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心脏活动,看看能否捕捉异常。”
第二天一早,护士为徐康城安装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小巧的仪器固定在胸口,电极贴片一一粘好,医生叮嘱说:“这个检查能连续记录心脏电活动,比普通心电图更容易捕捉短暂的异常。期间你正常活动就好,吃饭、走路、睡觉都照常。”徐康城点点头,心里还带着一丝期待。他希望终于能找到反复胸闷的真正原因。一天之中,他照常在病房里来回走动,偶尔和妻子下楼透透气,还特意留意身体反应。只是奇怪的是,那些在家里常常突如其来的压迫感和心悸,这一天里却偏偏没有明显发作,让他心里开始有些没底。
第二天上午,医生拿到完整的监测结果,反复查看仪器记录的数据。心电图曲线整齐,心率波动在60到95次/分之间,未见明显心律失常或异常波形。报告单上的结论写得清清楚楚:动态心电图未捕捉到异常心电事件。医生皱着眉头,心里暗暗感到棘手——患者症状真实存在,但检查结果却一再正常。
随着医生的解释逐渐模糊,徐康城心里的怒火被点燃。徐康城得知消息,心里瞬间凉了半截,他清楚记得那种胸闷、冷汗直冒的痛苦,却一次次被报告否定。徐康城攥紧床单,声音颤抖地问:“我是不是被当成想多了?还是你们根本没查出来?”
他猛地坐起身,胸口还贴着电极片,声音沙哑却愤怒:“你们老说没问题,那我那天在田埂边差点晕过去,是做梦吗?我满身冷汗,气都喘不上来,你们倒好,翻来覆去就一句‘正常’!这些天检查来检查去,不是抽血就是做片子,钱花了一摞,结果就告诉我没毛病?那我这些天的痛苦算什么!”他说着越发激动,眼圈都泛红了。
妻子在旁边也忍不住哭出声来,带着埋怨:“我眼睁睁看着他痛得直冒冷汗,差点倒在地里不省人事,你们可都没看见!现在一次次说正常,要是以后真出事,你们谁来负责?我们是农民,平时舍不得花一分冤枉钱,这几天在医院住着,地里活荒了,钱也没挣到,还担心人没了!你们到底能不能查出个实在的结果?”她的声音带着颤抖,却句句戳在医生心口,让病房里的气氛凝重到极点。
正当病房里气氛剑拔弩张时,路过的心内科主任听到喧哗声,立刻推门走了进来。见徐康城情绪激动、妻子泪眼婆娑,他先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走到床边,轻声说道:“别急,我们慢慢来,把情况再仔细理一理。”主任让徐康城把发病时的细节再描述一遍——什么时候开始胸闷、是否和劳作或饮酒有关、疼痛有没有放射到别处。
徐康城断断续续地讲述,妻子也在旁补充:“他每次发作都是没规律的,有时候甚至一边吃饭一边就脸色发白。”主任边听边点头,神情越来越凝重。沉思片刻后,他在病历上刷刷写下几项新的检查,并说道“有些问题常规检查确实查不出,我们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方式。”他交代护士尽快安排,并安抚夫妻二人:“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把真正的病因找出来。”这一番话让病房里的空气逐渐缓和下来,但紧张感仍旧笼罩着众人。
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主任眉头紧锁,脸上的神情变得更加凝重了。他快步走到徐康城的床前,什么也没说,直接伸手按在他前胸的一个位置。果然,徐康城顿时疼得龇牙咧嘴,忍不住发出一声闷哼,整个人都下意识蜷缩了起来。这一反应让主任的心中已有定论——问题终于水落石出,原来真正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这个病!
原来,主任在按压徐康城胸口后,见到他立刻表现出剧烈疼痛和不适,心里已大致有了判断。结合此前多次常规检查结果均为“正常”,而症状又反复出现的特点,主任最终给出了明确结论——这是典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这种疾病的特点在于,心脏传导系统的某些部位出现异常通路,使得电信号在心房或心室之间形成“短路”,从而突然引发心跳加速。由于发作多是间歇性的,常规心电图往往难以捕捉,只有在发作时或通过特殊检查才能显现。
室上性心动过速往往表现为突如其来的胸闷、心悸和气短,就像徐康城在田埂边和家中发作时的表现一样。患者常形容心脏像“突然失控的鼓点”,跳动快速而紊乱。由于血液循环效率下降,大脑和全身供血不足,就会伴随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濒死感。徐康城每次冒冷汗、四肢无力,其实就是心脏泵血效率骤降导致的典型反应。医生之前反复查不到问题,并非他夸大,而是因为这种心律失常具有高度的突发性和短暂性。
在农村环境中,徐康城的生活习惯加重了病情的隐匿性。长期劳作和饮酒,使他的身体经常处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状态。当心脏本就存在隐秘的传导异常时,劳累、酒精以及精神紧张便容易成为诱因。一次次田间的繁重劳动和深夜饮酒后的胸闷,正是触发这一疾病的关键。医生所说的“常规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并不是否定他的痛苦,而是这种疾病在静息时完全可能表现为正常心电图和心脏结构。
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上常常让患者和医生都感到困惑。患者症状往往极其剧烈,甚至让人误以为是冠心病或心肌梗死,但检查结果却频频显示正常,这正是徐康城和妻子最不解的地方。直到主任结合症状、诱因、病史,才逐渐排除了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障碍等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心律系统的功能性异常。那一刻,所有之前的“查不出问题”都有了合理解释,原来病因始终隐藏在心律活动的短暂紊乱里。
医学上,这类疾病被归类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属于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的危险性在于反复发作会损害心肌,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力衰竭或猝死。对于徐康城而言,他在田埂边的突然倒下,并非虚惊一场,而是心脏骤然失控的警告。幸好每次发作都短暂并逐渐缓解,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主任的诊断不仅揭开了谜团,也让这对农民夫妻终于知道,他们多次被“正常检查”否定的痛苦,其实并不是幻觉。
这一结论也让人重新审视徐康城的生活细节。他长期依赖白酒缓解疲劳,却没意识到酒精会刺激心脏电活动,加速诱发心律失常。深夜的农活和不规律的作息,让交感神经长期处于亢奋状态,增加了心脏失控的风险。重油重盐的饮食虽未直接造成病因,却在无形中增加了心脏的压力。这些生活方式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之间的联系,正是医学中常说的“生活诱因”,让疾病反复出现却难以根治。
主任在病历上郑重写下“室上性心动过速”几个字,意味着真正的幕后黑手终于找到了。这个病名对于普通农民徐康城而言陌生又沉重,但它解答了所有未解的疑问:为什么心电图正常却频频胸闷?为什么在田间和酒后更容易发作?为什么一次次检查无果却又真实存在?答案都指向同一个病因。徐康城靠在病床上,虽然心里仍有余悸,但也终于从长久的困惑中解脱。对他来说,这不仅是疾病的诊断,更是一次对生活方式的警醒。
1.崔白.心悸、胸闷却检查不出病变,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J].人人健康,2022,(06):38-39.
2.权欣,孙妍,李慧,等.掌上超声诊断仪对胸闷、胸痛急诊患者的针对性检查[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6,13(06):471-475.
3.施巍.以胸闷为主诉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对照分析[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2,21(02):93-94
正规股票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